<code id="yyysi"><acronym id="yyysi"></acronym></code>
<li id="yyysi"><source id="yyysi"></source></li>
  • <strike id="yyysi"></strike>
    
    
  • <button id="yyysi"><source id="yyysi"></source></button>
    <li id="yyysi"></li>
    <rt id="yyysi"><delect id="yyysi"></delect></rt>
    <rt id="yyysi"></rt>
    <table id="yyysi"></table>
    關注官方微信

    記憶里的童年

    發布日期:2015-11-03 來源:浙江臺州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4241 次

    記憶里的童年

    在遙遠的記憶里,章安老家后門有個小池塘,那時候水還是清澈的,有很多小魚小蝦米,時不時還有鄉親來這洗米洗衣服,炎熱的夏季,當然少不了鄉下的娃游泳避暑。

    那年夏天,炎熱異常,知了趴在樹上高歌不已。在漫漫暑假里,我喜歡光著腳丫,躺在姥姥家石板地上享受那份涼意,那時候沒覺得臟,只覺得很是愜意。我爺爺是個磨剪刀的,門口擺個磨刀石,一把小凳子就是工作場地。整個夏天陪我度過的是知了聲和磨剪刀“霍,霍,霍”的聲音。年少總是閑不住的,那會我會拉著堂哥,頂著烈日去釣蛤蟆,抓螃蟹。那時候,什么都是DIY。釣蛤蟆你得有個不長不短的棍子,捆上繩子,還要捆上誘餌,可以是南瓜花的芯也可以是小塊的豬肉。當然釣上的蛤蟆放哪里也是有講究的,我們那會叫蛤蟆袋。蛤蟆袋制作比較麻煩,在老家東翻西翻找到長約半米的鐵絲,圈成一個圓,多余出來的鐵絲扭麻花成為手柄。接下來就是找個長度可以的大袋子,因為蛤蟆比較會蹦。最后就是用針線把袋子口縫在鐵圈上。這樣蛤蟆袋就算制作完成了。一桿一袋,裝備齊全。在小河邊,小草從,我們收獲頗豐。當然我們也會偶爾釣上四腳蛇或者小水蛇。

    我家鄰居是個釣魚達人,那時下午太陽西斜后,他都會去后門的小池塘釣魚。每次都能釣到不少魚。釣得多,他還會分點給我姥姥家。紅燒糖醋魚是我姥姥的招牌菜,那味道至今記得。我偶爾也會去看他釣魚,覺得挺簡單的,也決定搞套裝備去釣魚。那會的魚竿是純天然的竹竿曬干。我讓我爺爺也砍了一根像樣的,用鐮刀把竹竿的分支削的干干凈凈。去漁具店花了一塊錢買了10的魚線。魚漂是公雞的羽毛剪成七小段,用魚線捆住姥姥給我的繡花針,用針穿過這七小段雞毛,魚漂就完成了。用火燙彎繡花針,魚鉤就做成了。用牙膏皮捆在魚線上調整好重量。再把魚線往竹竿上一捆,完整的魚竿就制作好了。那會覺得特自豪,想玩什么都能自己完成。在田邊挖了不少蚯蚓,藏在空火柴盒里,就是我的魚餌了。偷偷的從姥姥的米缸了抓了一把米,我就去小池塘試試我的新魚竿了。由于經常看鄰居大爺釣魚,釣魚的套路也算輕車熟路了。把米撒在水草多的塘邊,打窩。接下來就是上魚餌,調整魚線試驗水深。釣魚是考驗耐心的活動。我也不知道那時就這么點大的年紀有這耐心,一下午硬是釣了三四條魚,雖然不是很大,但是覺得興奮異常。釣魚時,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條魚有多大,時刻給你的是驚喜。可能你花了一天時間釣不到一條魚,但是希望總是存在的。

    這是一個典型的80后鄉下的童年,可以光腳在田里奔跑,可以在河里游泳嬉戲,也可以用彈弓打知了,爬樹抓天牛,竹竿掃螳螂……無憂無慮的日子,或許只能留在遙遠的記憶里。這種情景可能以后再也不會出現了。

    陳韜丞



    友情鏈接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尖扎县| 科技| 华蓥市| 乌恰县| 义乌市| 临高县| 册亨县| 三门县| 灌阳县| 南城县| 阳朔县| 江山市| 那曲县| 滨海县| 万山特区| 修武县| 吉木萨尔县| 鞍山市| 砀山县| 涟源市| 周宁县| 阿拉尔市| 当阳市| 淄博市| 民和| 永城市| 墨玉县| 酒泉市| 乐东| 突泉县| 华池县| 运城市| 荆门市| 汶上县| 台江县| 大姚县| 金湖县| 隆尧县| 昌吉市| 盐亭县| 革吉县|